一位车主新买了一辆一百多万的奔驰S,还没来得及上牌。朋友借他的车开,结果车头被撞烂。
因为只有临时牌照,保险不给赔。碰巧朋友和车主买的是同一款车,因为没到货,所以借他的车去接女朋友。后来,朋友把自己的新车赔给了这位车主。
但这位车主很不高兴,因为新车过个户就变成了二手车。
发生这样乌龙的事,这两位朋友的关系就有点尴尬了。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,是因为车主的朋友没有把握好与人相处的界限感。
最舒服的关系,是有界限感。
保持应有的界限感,是对他人的尊重,也是对自己的保护。
周国平说,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,这界限是不清晰的,然而又是确定的。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。
小丽最近和邻居闹僵了。
有一次,邻居找到小丽,说她要回一趟娘家,请小丽帮忙照顾婆婆几天。
邻居再三肯求小丽帮忙,说自己实在没有办法,才找她的。因为是远嫁来的,在这边没有什么亲戚朋友,所以拜托小丽一定帮忙。
小丽见邻居说得可怜,就同意了。
于是,小丽每天精心照顾邻居的婆婆,准备一日三餐,还拍视频给邻居看。
邻居回来,给小丽买了些东西,千恩方谢的。
后来又有几次,邻居说有事,请小丽照顾婆婆,小丽也答应了。
前天,邻居跟小丽说,不如一个月给小丽几千块钱,让她长年照顾自己的婆婆。
小丽不同意,一来,她不差钱。二来,就是缺钱,她宁愿出去找别的工作,也不愿干伺候人的事。所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
因为这事,小丽把邻居得罪了,之前照顾邻居婆婆的人情也一笔勾销。
这位邻居也是界限感不清,才会出现这样的事。
婆婆需要照顾,完全可以找家政公司,找保姆。找小丽帮忙,无非是想省点钱。
就是真请保姆,也最好不要找熟人。小丽不愿意,邻居竟然生气。难道还有强迫人家做保姆的?
真是升米恩,斗米仇啊。
王志要搬家,请表哥帮忙。路上与人撞车,表哥受伤住院两个星期,医药费王志出了一万多。
王志本来想省钱的,结果还多花了一笔钱,表哥还得住院受罪,从此也疏远了他。
兰兰最怕过年,因为每次回家,亲戚都会问,今年有三十了吧?找到男朋友了吗?月工资多少?专门问隐私和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,让她烦不胜烦。
罗曼罗兰说,所谓幸福,在于认识一个人的界限而爱这个界限。
所谓界限感,就是自己能用钱办成的事,就不要欠人情。
所谓界限感,就是不打听别人的隐私。
所谓界限感,就是自己能做的事,不要麻烦别人。估计别人不想做的事,不要强求别人。
界限感不是冷漠和疏远,而是懂得分寸,是一种尊重。
人和人之有间,有界限感,感情才不会变成束缚,而是温暖。
有界限感,才有舒适和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