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经半生才看透,一辈子在红尘“赎罪”,这是谁都逃不了的因果

有人说,人间就是一个剧场,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,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,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:自己。

在滚滚社会洪流中,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,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。我想这本《次第花开》正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本疗伤之书,让我们变得随喜,通透,不再执念,洒脱地看待自己的人生。


其实早晚有一天,你会明白:其实人生,除了生死,其余的都只是擦伤而已!——次第花开, 希阿荣博堪布。

正如《次第花开》次第花开所说,大道至简,次第花开,花开见佛!

01

有一位名人说过,人来到红尘当中,就是来受苦的。

既然尘世皆苦,那什么是“尘世”呢?所谓的尘,并非是尘埃,恰恰是“苦”的代名词。所有的不幸,就像是灰尘一般,慢慢地来到我们的身边。

你本来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,与世无争,但就是有小人来到你的身边,给你带来诸多的祸患和麻烦。这,就是红尘之苦。

你本来就不是喜欢惹事的人,可就是有人来针对你,甚至欺负你,让你卷入到争斗的漩涡当中。这,就是你无法逃过的劫数。

你不惹人,别人就惹你。你不惹事,麻烦还是会来到你的身边。因为红尘俗世,本就是一个“繁杂”的世间,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。

俗话说:“万般自作还自受,地狱受苦怨何人?莫笑因果无人见,远在儿孙近在身。”

当你出生的那一刻,你的命运就像巨大的画卷一样,铺展了开来。你会经历什么,遇到什么人,碰到什么事儿,终究会一一写在这个画卷当中。

人,唯有经历过半生,才会彻底看透,一辈子在红尘受苦,这是无法逃避的因果。


02

古人常说,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。

人生,为什么就不能完全幸福呢,非要出现多多少少的不幸呢?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看待。

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,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,但人之欲望是无限的。当有限的资源碰上无限的欲望时,相信每个人都会痛苦。

况且,有些能力极强的人,拥有了大部分的资源,而少部分的人,只能在一丁点资源当中争来争去,甚至还步步落空,那普通人就会感觉到痛苦。

没办法,这是一个讲究竞争和丛林法则的世道,只有物欲横流和无休止的欲望。如此,又有谁能活得幸福呢?

这就是“社学会”当中,你我最为无奈的地方。

而从微观,也就是个人的层面来说,我们从出生在哪个家庭开始,就决定了我们会走向怎样的未来。比如说你是富豪的孩子,跟你是穷人的孩子,命运的走向就不一样。

只要命运的走向不一样,那穷人的孩子就会逐渐羡慕富人的孩子。因为他们知道,自己奋斗一生,还是无法触及后者的起点。慢慢地,他们就会感觉到痛苦。

之所以“世人皆苦”,而不是“精英皆苦”,就是因为前者终究无能为力。


03

从理性的层面谈完了痛苦的源头,其实还是不够的。因为人终究是感性的生物,总有一些感性上的不幸,会触及到他们的心灵。

在你看来,这红尘俗世,到底像什么呢?

有禅师认为,这红尘俗世,就是一个修炼场,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就是来感悟酸甜苦辣,然后修成正果的。

就像《西游记》中的唐僧师徒一般,必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,受到过无尽的痛苦,甚至要经受生离死别,才能抵达心中的彼岸。

这红尘的种种相,其实就是种种的人生。这尘世的种种相,其实就是种种的经历和痛苦。不承受痛苦,我们又何谈活得真实呢?

如果说红尘就是一个大牢,那我们都是犯了罪,被贬谪到尘世的神仙;如果说红尘是一个修罗场,那我们都是有罪的人,只能在无尽的苦痛中承受自己的因果。

当然,这一切都是感性且浪漫的说法。

人之所以痛苦,关键还是“人性”的问题。只要人之傲慢、嫉妒、暴怒、懒惰、贪婪、暴食和色欲还存在,那我们就无法摆脱活得痛苦的问题。


04

上述谈到的那七个词,其实来源于“七宗罪”。而人之原罪,就刻画在人性当中。

有钱人会特别傲慢,所以他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栽跟头。这就是《三体》中谈到的“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”。

无钱人会嫉妒有钱人,甚至产生暴怒的心理,所以他们会让内心消极起来。这就是“仇富”的根源所在。

还有一些人,觉得人世间就是这般无聊,就选择懒惰,啥都不干,于是乎,他们只能在浑浑噩噩的过程中,度过自己的一生。这,就是“懒惰”的代价。

当然,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,只要贪婪出现,暴食和色欲就不会停止。有太多人都葬身于欲望当中,根本无法走出欲望的深渊。如此,又怎么可能看到光明呢?

人来到这个世上,本质上就是来“赎罪”的。而这罪,就是“七宗罪”。同时,充满了七宗罪的红尘,就是一个“不如意事常八九”的地方,令你我都印象深刻。


对于这尘世,对于这人生,你有什么看法呢?其实,我们没必要过分纠结,也没必要消极处世。要知道,众生皆苦,为何不能让自己甜一点呢?

借用尼采在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中的一句话:“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,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,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。”

唯有接受过黑暗,你才能迎来光明。唯有接受过苦痛,你才能迎来新生。仅此而已。

对于人生的无常、生命的意义以及修行的必要性,希阿荣博堪布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和观点。

他在心灵随笔《次第花开》说:“人生是一场非常不容易的修行,我们总是将自己困在执念和过去的伤害中。其实人生,除了生死,其余的都只是擦伤罢了。”

那一刻我备受震撼与感悟,放下我执,接受无常,不要为过去的执念以及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,这样我们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。

尽管《次第花开》是一本讲述佛法的书籍,但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对我们正面临的喜乐、苦难、烦恼、煎熬等深入洞察,直中要害,让人看完后醍醐灌顶。

有时候,我们兜兜转转、寻寻觅觅,想要找一个依靠、一个答案、一个意义,但却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,那些悲苦都在消散,活在此时此刻,随缘随心,精进自己的修行。


记得,曾有一个著名的古稀老人学者,他吃惊地发现:自己穷尽一生研究的问题,释迦牟尼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。

也许,你苦苦寻觅的那个答案,也会在《次第花开》中找到。因为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备受追棒,多次重印,已经帮助数以万计的人走出困境与迷茫,相信你也可以。

对此,樊登这样评论道:“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随便翻开一页,读下去就好,都有心灵的收获。”

作为普通人的我们,一生都在为生活奔忙,是时候停下脚步来,让身心在一本书、一段静坐,一次对话中逗留,释放压力、情绪与心结,而《次第花开》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好书。


Author: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