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没有烦恼。我说你把你的烦恼拿出来给我看,你拿不出来。烦恼并不存在,它是你的心的幻化,是你的感受。烦恼不存在,你怎么去断烦恼,去消除烦恼,本无烦恼可灭、可断。
当你想去断烦恼,想去消除烦恼的时候,那么你就把烦恼“实体化”了,就“有所住”,就形成了“心结”、有了“挂碍”。是你自己把它从幻化到“实有执着”的。
这就是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
当产生了心之幻化的所谓我们用语言表达叫“烦恼”的东西的时候,它只是心幻化的感受,本身还是幻影的,所以它本质还是空,不要去管它,它就自然流动,观察到它就好了,它就自然消失了。
可是,你的头脑,人类靠它征服自然界,它被人高度依赖,它抓住刹那,去以自己的业力、以及人类共业的角度,立刻评判,一评判,烦恼就像被固定下来一样,
用头脑去评判它,就会产生“太烦了”“太闹心了”“太痛苦”这些。
别让你的大脑转的那么快,那么自动化,机械化的就做了评判。
你要锻炼这个觉知力。
苦集灭道讲,这是人世间痛苦的存在、产生、消灭的方法。
《心经》讲,无苦集灭道,就是说,从究竟角度,从真理角度,是没有苦的。
苦是人类从诞生开始就集合的业力牵引,它是人思维的产物,是人活动的相对世界,好坏、善恶这个二元评判世界的产物。
人生八苦也好,还是四圣谛也好,都是佛陀从有为法,从世间法角度讲的。
就是说芸芸众生沉浸于宇宙本没有、真理里本没有,但人间才有的八苦里。
所以八苦,生老病死,没有生,没有老、没有病、没有死,为什么会有苦呢
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,也是一样。
只是把客观规律做了主观上的评判,过程如下。
1.宇宙里、真理里没有烦恼、苦的说法。
2.人类从产生到进化,到发展文明产生,共同的业力,或者叫集体意识一代代固定下来,对某些事的评判产生烦恼,苦。
3.在人类共同意识或者叫共同业力的基础上,每个人都是其中之一,就会在产生第一瞬间,做出业力化的自动化反应,这个自动化反应,就肯定了“苦”“烦恼”的存在。
4.无论是主观抗拒,还是主观肯定,都是加重它的存在,心就有了挂碍、执着。
简单写写,随缘观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