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
进了腊月之后,八十三岁的刘大爷就开始习惯性的站在村口了,他期待着能有一个子女回来看他一眼,但是大儿子已经病死了,孙子辈的已经好多年没有联系了,据说是跟着母亲改嫁了。
小儿子拖家带口在新疆摘棉花打零工生活,给邻居打电话转告父亲,家里过的很难,来回要好多路费,还要耽误干活,所以给刘大爷寄了一千块钱,就不回家看他了。
孙女已经嫁人,孩子还小,也不方便,孙子结了婚,忙着还信用卡,也脱不开身…
至于女儿那边,因为一些琐碎的家务事,跟女儿和女婿闹过矛盾,距离又远,几乎已经是老死不相往来了。
刘大爷看着有些人家的孩子陆续回家,羡慕的不得了,最后实在委屈的受不了了,就跑到老伴的坟头哭了一场,后来干脆就买了酒菜在老伴的坟头喝了起来,等被放羊的人发现时,已经死了好几天,好在天冷,还没有腐烂,给他小儿子打了电话,过了三天才把他们等回来。
等葬礼结束,小儿子就把刘大爷的房子以一万五千块的价格卖掉了,然后跟儿子一起就走了。
两年下来,刘大爷的坟头已经被荒草覆盖的看不见了。

(二)
王大娘七十九岁了,裹着被子在医院门口的角落里蜷缩着,手术费用总的算下来需要八万多,儿子正在焦急的打着电话借钱,闺女已经把家里仅有的六千块卖粮食的钱全拿来了,但是杯水车薪,急的直抹眼泪,女儿不敢再去借钱了,因为孩子还在念大学,万一断了供给,孩子的学业就半途而废了。
儿子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,也只是借到了一万多块钱,跑到医院跟人家商量了半天,说能不能先把合作医疗能报销的钱先扣出来,然后先少交一部分钱,先把手术做了,所有的人都说负不了那个责任,你还是赶紧去弄钱吧。
看到儿子为难的样子,奄奄一息的王大娘强打精神劝说儿子:“咱们回家吧,我这个岁数也不是少死了,就别再折腾钱了!…”
儿子把母亲往电动三轮车上抱时,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,旁边的保安赶紧跑过来将他们撵了出去。

(三)
六十岁的李大叔夫妇正在寒风里吃饭,馒头就咸菜,已经吃了近三年,自从儿子结婚欠下了25万的饥荒,就再也没有见过肉腥。
身上的衣服已经将近八年没换新的了,鞋子都是从城里的垃圾桶里捡的,修修补补的凑合穿。
从街边的饭店里要了一壶热水,夫妻俩喝了几口,推起脚蹬三轮又开始翻找起了垃圾桶。
太阳落山,什么都看不见了,俩人才开始往三十里外的家的方向努力的蹬着三轮,到家时,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多了。
虽然儿子在镇上买了房子,但是儿媳妇嫌他们脏,是不会让他们进门的,而且还知道欠下了那么多钱,儿媳妇看见他俩就心烦。
为了不给儿子惹事,就多跑一个小时的路程也没啥。

(四)
孙大叔正在献血浆,自从老婆生了病之后,家里的经济就特别紧张了起来,俩孩子一个上大三,一个上高三,又是学费又是生活费,而孙大叔一个月就三千多的工资,还得生活还得给老婆买药,就算他不吃不喝,一分钱都不花,也不够分配的。
虽然俩孩子都很节省,但是作为父亲还是担心他们营养跟不上,没办法,一个月献血两次,能换六百块钱,每个孩子就能多给他们三百元,就挺管用的。
等俩孩子寒假回家时,看到花白头发、身体消瘦的父亲,都心疼的哭了。
闺女和儿子都直接闹着不读书了,非要去上班挣钱,不想让父亲这么为难,孙大叔是好言相劝,再熬个三两年,等你们毕业了就好了,俩孩子不愿意违背父亲的意愿,只能听话的继续去上学。
但是父亲却没有坚持到他们毕业,就晕倒在了下班的路上,再也没能再爬起来。

(五)
牛大哥四十五岁,七年前老婆就嫌他太穷跟他离婚了,自己带着儿子过日子。
刚离婚时,儿子有父母照顾着,自己还悠哉悠哉的在公司上个班,没事就喝个小酒,找个小姐啥的…
疫情开始以后,公司裁员,35岁以上全部裁掉,牛大哥第一批就被裁掉了,然后就开始求职之路,三干两歇,根本就挣不到钱。
父母年龄也大了,没有退休金也没有收入,只能靠他养着,儿子也大了,花钱也多了,自己又没有积蓄,收入又不稳定。
儿子退学混进了社会,抽烟喝酒烫头纹身…
牛大哥也慢慢的颓废起来,躺在父母家里唉声叹气,父母说他两句,他听烦了就去找农药瓶子,说要死在他俩前头,吓得父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,从每天的三顿饭改为两顿饭,又从干粮变成了稀饭,就那么好歹凑合着活着。

(六)
何家峪村总计有37个没结过婚的光棍汉,最大的四十二岁,最小的按25岁计算。
每家都盖了新房,却没有几个姑娘肯嫁进村子。
前些年,一群人还能在闲暇之余去炸个鱼什么的图个热闹,然后再一起去外地打工赚钱。
这几年很难找到挣钱的事做,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,媳妇距离自己已经渐行渐远,很多人就开启了佛系心态,爱咋滴就咋滴吧,好活赖活都是一辈子…
连牌都不想打了,直接躺平玩起了手机,能出来晒太阳的都算是有活力的了。
老人们开始还会催促他们一下,当抖音上到处都那样时,老人的心态也逐渐放平了,关键是不放平也不行啊,你没钱给孩子在城里买楼房,就别再强迫他们怎么做了,那不成了雪上加霜了吗!

(七)
三十九岁的李大姐,独自一人躺在沙发里发着呆,刚开的三千块工资就被女儿拿走了一少半。
虽然后悔当时因为一言不合就跟老公离了婚,但是说啥也晚了,自己肯定是低不下头去求他复合,何况前夫早就没了那个意思,正和一个小十岁的大龄剩女搞的火热,知道的那么清楚,都是因为女儿每个月都会用情报来换她的抚养费。
再找一个?都是五十岁靠上的,年轻人哪有找妈的?同龄的要么比前夫还差,要么就是条件好一点的,人家可都不缺比自己年轻的女人喜欢!
三十九岁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的年纪,不上不下,活不好,又死不了,只能劝说自己:“人生就像一杯水,咕嘟(孤独)、咕嘟、咕嘟…一杯子(一辈子)就完了。

(八)
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正在看房子,看起来有些兴奋,男人说:“漂泊了这么多年,终于可以能住上自己的新房子了!”
女人说:“是啊!太不容易了,这可是一辈子的事,咱俩得好好挑一下…”
挑着挑着俩人就起了争执,男人说要价格便宜的,理由是还贷款会轻松一些。
女人说一定要户型好的,采光好是必须的…
售楼部经理插话说:“还是你老公明智,你说你们吧,天不亮就出去了,天黑了才回来,你说采光的好坏和你们有什么关系?”
女人一听,觉得售楼部经理说的很有道理,就选了一个最最便宜的户型。
首付交完,办完了手续,俩人开始算计两个人工资以后怎么分配?还有就是先给谁买车的问题,三计划两计划的,就是没有计划给女人父母的份,于是两人就争吵了起来,在回到出租房后,女人收拾了行李,约定好了周一民政局门口见,就头也不回的走了,在即将消失在视野里的时候,还不忘回头补充上一句:“周一谁不去谁就是孙子。”

(九)
小陈家的房子也装修好了,家具也匹配齐了,婚车一大溜也租好了,敲锣打鼓、浩浩荡荡的奔着女方家就去迎亲了。
叫了半个小时的门终于开了,丈母娘却不让闺女出门上车,理由是:补齐了彩礼你就接人走,差一点也不行!
那可不是差一点事,是差一半,说好的二十万彩礼,只给了十万,说好迎亲的前一天晚上补齐,结果小陈父母借好的钱被亲戚爽约了。
你说这请帖也下了,酒店也定好了,所有的钱都花出去了…只能硬着头皮去和亲家说好话了。
亲家母也不是不通人情主,只是儿子等着这笔钱定亲呢,前边的十万已经给女儿置办了嫁妆,你说这个时候你不要,等闺女一出门子,就再也要不出来了。
拧巴了一个多小时,吉时都过了,新娘子的母亲死活不松口,新郎先急眼了,把准备的花束往地上一摔骂道:“你就留着你的闺女卖钱吧,这婚我还不结了,把那十万彩礼退给我…”
钱已经花了,肯定拿不出来,何况还弄得那么丢人,女方的人也火了,噼里啪啦就是一顿拳打脚踢,直接让新郎挂了花。
幸亏110及时赶到,新郎新娘子及一干人等都被传唤到了派出所。
一场喜庆的婚礼就此结束了。

(十)
金喜火锅店的后厨房里,马阿姨对正在刷碗的张姐说道:“你儿子大学毕业了,你终于可以歇歇了!”
张姐却一点高兴的意思没有,反而看着心情更沉重了:“轻松啥呀?三流大学毕业,根本没有好单位要他,找了八个月工作了,光干试用期了,一分钱都没往家拿呢!马上就得找对象、买房子、结婚…我算了一下,我们俩把下辈子干完也给他完不成那些任务,早知道这样,还不如让他上完初中就干活呢!”
“不会吧?好歹是个大学生啊!”马阿姨不解的说道。
“呀不会呀,研究生都去送外卖了,他连个什么一本都不是,哎…我也说不清楚,一个大学生还不如咱们这些刷盘子刷碗的好找工作,工资也没有咱们多,你说现在日子到底是咋了?怎么就越来越难过了呢?”
“是啊,好多人都像你那么说,我倒是没觉得咋样?”马阿姨说道。
“你老头子有退休金,有医保,你肯定没觉得咋样,你是干也行,不干也行!”张姐说道。
“不干肯定不行,我俩儿子都有房贷和车贷,我还得帮着他们还呢!哎…”马阿姨不自觉的也叹了口气。
“你看人家那些吃饭的怎么笑的那么开心呢?”张姐说道。
马阿姨瞅了一眼大厅里说道:“你看见三号桌没有,那是我们单元的,两口子都是老师,都有固定工资。四号桌是十七号楼的,人家都是公务员,父母都是干部退休,七号桌那些是在劳动局上班的,八号桌那个胖子是一所的,二号桌是咱饭店旁边那个药店的,十号桌那仨应该是医院的…”
“马姐,你说像我这种人,忙活半天连个饭店都吃不起,活着有啥意义呢?”
“看你说的,不都是为了孩子嘛!”
“为了孩子?要真是为了孩子,为什么要把他们弄到这个世界上受罪呢?”
“这个…”马阿姨语塞了。

都说现在生活好了!
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养不了老?看不起病?上不起学?找不上媳妇?买不起房子?结不起婚?甚至是找不到工作?吃不起饭?…
为什么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