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时光飞逝,时过境迁,转眼间,又挥别了许多匆匆忙忙的日子,但始终挥不去那些深情厚谊。蓦然回首,我与祖父已经阔别了九年之久,九年的时间里总有太多的记忆开口,叫人禁不住怀念,禁不住旧事重提!
祖父经商大半辈子,在经营中走出了贫困,也在经营中度过了晚年生活。如今我也开始了独自打拼,尽管没有延续祖父的经商之路,但他老人家多年的经商理念却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。与其说祖父兢兢业业地干了大半辈子的生意,倒不如说是他任劳任怨地经营了一辈子的人生!
经商即为祖父眼里的生意,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地经营早已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“生意经”,虽说没有落笔成文,但许多的“生意经”都已经刻入了我的大脑!
“生意人一定要起早贪黑,不辞辛劳。”这是祖父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。在与他老人家相伴的日子里,我从没见过祖父睡过一天的懒觉,即便是他老人家到了古稀之年。祖父曾说过,“当今没有独门的买卖,你若不能比别人起早贪黑,就赚不到别人所赚的钱,也就没有竞争优势可言!”祖父出远门进货常常都是当天打来回,通常是摸着黑就动身,夜色中才赶回家,有时为了赶来回趟,祖父都不在外面吃饭,直到回家后再吃饭。
“生意人要做到眼勤、手勤、嘴勤。”过去,祖父经常这样教导初入生意行的叔父。身为一个生意人,商品就像是花花草草,一个疏于打理的生意人是很难招引顾客的!祖父在老家开店时,对商品的摆放、擦拭、更换都十分的讲究,看到商品染上了灰尘就要及时地擦拭,见到过时的商品就要及时地下架。一家店铺的生意之所以红红火火,多半源于店铺里的“花花草草”拾掇得比别处更艳、更美、更精致!当然,作为一个生意人,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的功夫可是少不得的!
“生意人要做到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”祖父曾告诫我这是一个生意人必须具备的能力。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,一方面是生意人要视野开阔,能够在同行间的竞争当中取长补短,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;另一方面则是生意人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,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,顾客多、人声杂,这时就需要生意人能够看得住自己的商品不少、揽得住自己的顾客不跑,因此就要做到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。
祖父先后在南阳供销社、鲁桥供销社工作了近三十年,获得的荣誉证书和称号数不胜数,退休之后又在老家开店做生意,一直都是我们南阳古镇上德高望重的生意人……祖父的“生意经”里还有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东西,很多东西相互交织、互补、融合,绝对是一言难尽。在养儿育女的二三十年时间里,祖父还先后把姑妈、父亲、叔父领上了从商的道路,而且长年累月地把持他们成长进步……直到2001年,祖父患上了半身不遂,这时他才算是退居二线,把家里的生意交给了叔父婶子打理,但仍充当了多年的幕后掌舵人。祖父在他的生意路上始终都有追求,始终都有一股用之不竭的劲。
其实,经营生意又何尝不像是经营人生呢?生意中有盈亏,而人生中也有得失。人生何尝不是需要起早贪黑的拼搏呢?毕竟早点拼搏就能早点收获,多一份坚持便多一份希望;人生何尝不是需要眼勤、手勤、嘴勤呢?毕竟眼勤一点,迷途便少一些,手勤一点,荆棘便少一些,嘴勤一点,落寞便少一些;人生何尝不是需要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呢?毕竟视野开阔一些,方向和目标就更清晰一些,倾听广泛一些,意志和信仰就更坚定一些!
不得不说,祖父的一本“生意经”胜似一部“人生经”,每每细细地读来,都叫人回味无穷,我总能感受到祖父的陪伴与慈爱,感受到生命的温暖,感受到人在征途上的力量!不可否认,经营好一门生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,而经营好一段人生则是一件了不起的本事!

作者简介:马加强,微山县人,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、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、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,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,诗星光文学社编辑,《微山湖文学》杂志社编辑。参与编写《风采微山湖系列丛书》(旅游卷),并有作品发表在《诗潮》《三角洲》《神州文学》《齐鲁文学》《人民公安报》《济宁日报》《今日微山》等报刊,并著有文集《我的视角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