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嘉兴的于氏,是县里的大户,房屋很多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有个朱某,以卖鱼为生,租于氏房屋居住,房屋就在于府旁边,是于太夫人的陪嫁房产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每到年底,太夫人派一老妇和丫环,来收取房租,不用于家仆人经手,没有催讨的事,朱就安心住下来,这样也有些年头了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虽然是小贩,但性情豪爽,能救人急难,曾在街市上遇到男女二人,带一孩子约有十来岁,相抱而哭,哀情感动路人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上前询问,回答说是淮安人,因家乡遭水灾,流亡到这里。听说今年大丰收,想回家却没有路费,想卖妻子,但妻子不愿意,想卖孩子,亲情又不忍分离,进退两难,肚子又饿得厉害,所以相抱痛哭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问需要多少钱,才能带妻子和孩子回乡,回答说:“只要两千文钱足够了!”朱竟然招呼他们回自己家,如数给他们钱。人们都嘲笑朱,类似这样的行为还很多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嘉兴有个风俗,就是年底要祭祀神,家家户户多买纸钱,放进筐篮里,两人抬进门,好像抬不动,而且还要说:“今天挖到宝藏了!”表示来年发财的预兆。然而这个风俗一般只在小街小巷的平民百姓中流行,上流家族中不屑去作,于是富人家便不太知道这个风俗的礼节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当年朱家夫妇刚祭完神,于氏收租的丫环就来了,二人请喝酒说:“刚祭完神,财神就来了,明年一定大发!请喝散福酒,再拿房租回去,实话告诉太夫人,应当不会责怪你的。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丫环笑着说:“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。初来时正当二位挖宝藏,不敢惊动,回去告诉太夫人。太夫人快七十岁了,金宝珠玉见得多了,没见过宝藏的银子,想要一锭看看,见识见识,所以又来。暂时借了就还,希望不要舍不得。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笑说:“这是过年风俗的吉利话,不是真挖到宝藏,哪里有银子能拿给太夫人看呢?”丫环不高兴地说:“太小家子气了,太夫人难道要骗你一锭银子吗?找借口敷衍我!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夫妇极力辩解没有,婢女大怒说:“这房屋本来是太夫人的产业,藏银从这屋里挖出,你怎么能据为己有?回去告诉太夫人,让官府来问你!”说完转身就走,朱夫妇相对惊诧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过了一阵儿,丫环又来传话,拿了二元宝给朱说:“太夫人知道挖宝藏的人,忌讳马上就用,马上用很快用完。现在请用两个换一个,作为将来经营获利翻倍的兆头,请不要再推辞了。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还想说话,朱妇使个眼色,对丫环说:“既然承蒙太夫人吩咐,怎么敢一直隐瞒?请先喝杯酒,就去取来奉献。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于是叫丈夫出去,拿出其中一元宝说:“快去熔化火漆和泥涂在银子上!”朱按妇人说的做了,果然银子暗黑,土色斑驳,一看就是地窖中挖出来的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举给丫环说:“太夫人的银子本来不敢当,但风俗不能拒绝,就暂时收下,你好有个交代。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丫环欢喜带走银子,很快又回来说:“藏银太夫人要留给子孙,吩咐那二元宝和今年的房租作为回赠。”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朱夫妇大喜过望,意外获得五十两银子,于是放弃贩鱼买卖,准备开小杂货店过日子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然后拿着于氏所赠元宝,去商行进货,行主就是于氏族人,见了元宝笑道:“你是大财星啊,还作这小买卖吗?”退还银子,发给朱十倍的货,朱推辞不掉,心想这样也好,就干脆另租门面,选日子大开张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开张后存银子的、投资的、合股的、纷纷找上门来,应接不暇,竟然不费一钱,而百事凑齐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储备的货物,获利常常几倍,没有几年,和于氏一样富了。

民间故事:纸钱装筐篮,太夫人误为宝藏,送俩元宝换一,盈利翻倍

坐花主人说:“朱某区区一小贩,而能这样救人急难,他的胸襟很阔大,哪里是龌龊小人能比的呢?上天特意借助于氏使他富起来,所以小丫头迷了眼,误把纸钱当真银,更有太夫人糊涂忘情,把自家的银子当真藏。朱本来是求个吉利,却一下子得了真财。他的人已很奇了,他的遭遇就更奇了。比起韩翁的梅树藏银,不是更出人意外吗?”

图片转自网上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Author: admin